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中国造分子筛首获国际结构代码
发布时间:2018/06/13 创新 浏览:821
据中国石化最新消息,旗下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教授带领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这是中国造分子筛首次获得国际结构代码,中国企业就此跻身国际新结构分子筛顶尖“俱乐部”。
据介绍,分子筛是一种可以筛分分子的无机晶体材料。作为重要的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离子交换、吸附分离及催化等石油化工过程,其性能与其微孔结构密切相关。新结构分子筛的创制及工业应用往往带来石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历来被视为石化科技制高点。IZA此前确认授予的235种结构代码中,埃克森美孚获得21种,雪佛龙获得18种,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而国内此前尚未开发出原创性的新结构分子筛材料,也未获得结构代码。
杨为民团队历经5年、2000余次试验,先后合成出21个以中国石化命名的SCM系列分子筛,其中SCM-14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分子筛,具有独特的12×8×8元环三维孔道体系,热稳定性优异,在催化与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团队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北京大学“青年千人”孙俊良研究员紧密合作,通过对电子衍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了晶体结构模型,并最终获得精确结构。
据悉,2014年以来,SCM系列新催化材料已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学会评论》《欧洲化学》《晶体工程通讯》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上一篇: 新技术能在一秒内打印出磁活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