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晶体管新材料让电子设备“温柔体贴”
发布时间:2018/11/23 创新 浏览:764
手套变成体征随身监测器,智能手机可以叠成小块、平板电脑可以卷进口袋……日前,天津大学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首次利用“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新技术,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为下一步制造高性能柔性红外探测器奠定了材料基础,也这意味着“薄如蝉翼、温柔体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梦想距离实现又前进一大步。
柔性电子设备是指在一定形变(弯曲、折叠、扭转、压缩或拉伸)条件下仍可工作的电子设备,被认为是“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潮流”,如可穿戴传感器、可植入医疗器械、可弯曲手环、可折叠手机等,有望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柔性电子设备之所以能够柔软弯曲,其奥秘在于使用了轻薄柔韧的有机电子元器件进行制造。
众所周知,晶体管是电子元器件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机晶体管则是构成柔性电子器件最重要的基本原件。目前世界主流有机晶体管材料普遍存在结构缺陷多、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柔性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制备出低缺陷、高稳定性的有机晶体管材料也成为了全球科学家亟待攻克的难题。
李荣金、胡文平教授团队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研究中,创造性地发明了“水面空间限域”新方法,利用单个或数个分子层厚的二维有机单晶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维有机单晶可控制备”,获得了一类新型、高性能有机晶体管材料。基于这种新型二维有机单晶的有机晶体管材料光电性能十分优异,可实现对生物体微弱红外信号的捕捉。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新的有机晶体管材料结构稳定性也大大超越目前的材料,这也为今后制造高性能柔性红外探测器奠定了基础。该项成果是有机电子学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新一期的国际学术刊物《美国化学会志》和《先进材料》上。
上一篇: 我首次制备出超高纯稀土改性氧化铝
下一篇: 超薄多孔新材料轻松“捕获”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