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我国内源磷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发布时间:2018/12/13 创新 浏览:893
我国在内源磷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出的一种基于改性粘土矿物材料与水生植物协同的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可有效解决内源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记者12日从中科院水生所了解到,该所吴振斌研究员团队根据西湖内源沉积物磷特性,将改性粘土矿物原位控制沉积物磷工艺与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基于改性粘土矿物材料与水生植物协同的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水专项西湖课题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现了西湖沉积物高效脱磷。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总体环境科学期刊》《环境污染》《科学报告》等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据吴振斌研究员介绍,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影响因子之一。内源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当前外源磷的输入已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内源磷释放可能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