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单光子超导阵列探测器测得空间碎片自转周期
发布时间:2019/01/11 创新 浏览:764
曾在国内首次实现月球激光测距的云南天文台应用天文研究团组,近日创造性地将单光子超导阵列探测器应用于空间碎片激光测距领域并取得成果,丰富了空间碎片监测手段。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是通过激光发射望远镜向空间碎片发射出一束激光,由探测器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回波,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这种技术在确定地球和海洋潮汐变化的规律、监测空间碎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通讯作者李语强研究员介绍说,他们的研究团组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于2017年初建立了超导阵列探测器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并使用了光电研究院研制的大功率激光器和南京大学研制的2×2阵列超导探测器,具备很强的测距能力。超导阵列探测器量子效率高、暗噪声低、恢复时间短,在测距试验中没有距离门,处于自由探测状态,不但可以探测激光回波光子,也可以探测被目标反射的太阳光。
正是利用超导阵列探测器量子效率高以及暗噪声低的特点,他和汤儒峰、李祝莲等研究人员在仔细分析和处理背景光噪声数据时,获得了目标的高时间分辨率光变曲线;通过对部分目标的光变曲线进行处理,获得了目标的自转信息。基于1064纳米激光束,他们还成功探测到距离地面约2000千米远的较小空间碎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项研究拓展了单光子超导探测器的应用,并以新方法实现了对部分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与光变的同步测量,具有显著的独创性。最新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光学快报》上。
上一篇: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激光雷达告别“大块头”
下一篇: 新研究有助开发验血筛查房颤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