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研究有助开发验血筛查房颤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9/01/10 创新 浏览:768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罹患脑卒中的风险通常较高。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2种生物标记物与房颤密切相关,今后或可借此开发新的血液检测方法,以筛查高风险人群是否患有房颤,进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英国伯明翰大学7日在网站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0多名房颤患者,结果发现,3个临床风险因素以及2种生物标记物与房颤关联密切。
这3个风险因素分别为高龄、男性和高身体质量指数,2种生物标记物分别是名为“脑钠素”的激素和一种被称为“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23”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说,拥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人患房颤风险较高,而通过检测其血液中这2种生物标记物的水平可判断其是否患病,进而有助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预防脑卒中。
房颤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乏力、眩晕、胸部不适等,但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一些患者甚至在脑卒中发病后才发现自己患有房颤。
研究人员介绍,目前筛查房颤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但这种方式对设备依赖较高,而借助相关生物标记物有望开发出可用于房颤筛查的血液检测新法,在没有心电监测设备的社区医疗机构也可使用。
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英国《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
上一篇: 单光子超导阵列探测器测得空间碎片自转周期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发现菊花基因库核心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