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

发布时间:2019/08/07 创新 浏览:600

量子比特的数量和操纵精度,是当前国际量子计算科研的两大核心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研究员团队合作,研制出包含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并首次在固态量子计算系统中实现了超过20比特的高精度量子相干调控,在研制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等人提出构想,基于两个奇特的量子特性——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构建“量子计算”。随着可操纵的量子比特数量增加,量子计算的运算能力将指数级增长,从而实现远超传统电子计算机的性能。
当前,国际学界在多条技术路线上研究量子计算,超导量子计算被认为是其中最有可能实现实用化的方案之一。近年来,中科大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学者在超导量子计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其中今年以来,打破了之前创造的1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的纪录,并开创性实现了“量子随机行走”。
近期,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物理所范桁团队合作,他们在系统连接性、读取效率、操控串扰及精度等问题上反复实验探索,成功地将芯片结构从一维扩展到准二维,研制出包含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并首次在固态量子计算系统中,完成对“玻色—哈伯德”梯子模型多体量子系统的模拟,实现了超过20比特的高精度量子相干调控。
据了解,他们的研究显示了超导量子芯片作为量子模拟平台的强大应用潜力,为利用多量子比特系统研究多体物理系统奠定基础,在实现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研究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