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型聚合物材料 能拉伸13000倍
发布时间:2019/09/16 创新 浏览:517
人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具有良好可拉伸性的皮筋、弹力丝、胶膜材料,其拉伸倍数不超过数十倍。然而,中国科学家创造了一个奇迹: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拉伸13000倍的聚合物。相关文章于近日刊登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材料究竟能够拉伸多长?这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对材料研究人员却是巨大的挑战。陶瓷材料的拉伸倍数通常较小,金属材料的拉伸倍数通常不超过10倍(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超塑拉伸也可达到千倍),而迄今为止,聚合物本体可拉伸倍数最高纪录约为180倍,凝胶材料拉伸倍数也不过210倍。
现在,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创出了一个新纪录:首次使聚合物材料的最大拉伸倍数提升至13000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宁研究员/徐坚研究员课题组设计和制备出一种聚合物网络结构,通过强、弱动态键的协同作用,成功地把聚丁二烯(PB)材料的可拉伸倍数提高到了1万倍以上。这种聚合物材料含有离子型氢键和亚胺键交联网络,在特定条件下,网络中动态交联点通过可逆断裂或者动态交换耗散能量,有效防止材料发生不可逆破坏,因此,在拉伸过程中少量的亚胺键用于维持网络结构,大量的离子型氢键则耗散能量,两种机制之间的协同作用使聚合物材料成功地获得超级拉伸性能。
良好的可拉伸性能是聚合物材料能够用在柔性电子器件、驱动器以及能量存储等领域的必备条件。
据了解,此项工作是与西南交通大学崔树勋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建平研究员、向俊锋研究员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史安昌教授合作完成的。
上一篇: 意识+AI算法 让智能义肢实现精准操控
下一篇: 上海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