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完成上色总装
发布时间:2019/11/06 创新 浏览:492
记者5日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已在深圳完成上色总装,将于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建造于公元5世纪。前殿后室,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石窟内部用立体雕刻的形式,记载了古代音乐人盛大演出场面。
2018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窟项目于2017年3月正式立项开工,2年多的时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攻克了数据采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
“我们用激光扫描、高清拍照的方式记录文物的数据,由于石窟体积巨大以及其珍贵性,整个操作过程十分不易。”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说,尽管石窟高度达到10米,但采集的精确度要达到0.03毫米。
为了能够让3D打印石窟移动展览,打印团队选择了轻型材料,且将石窟分成近百块,装在多个货箱里进行运输。“打印石窟与原石窟1比1复制,整个石窟体积超过2000立方米,而重量从上百吨变为了5吨。”宁波说。
完成石窟3D打印后,云冈石窟研究院于今年3月派出美术工作队赴深圳为复制窟上色。经过8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总计920平方米的上色施工,总装后的复制窟由110块2平方米的“积木块”组装而成,分为前室、后室2个组团,可单独或拼合展示。
上一篇: 全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实现重大突破
下一篇: 另辟蹊径!等离子体喷枪“瞄准”可控核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