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健康码”为生产生活提供数字化防疫支撑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健康码”为生产生活提供数字化防疫支撑

发布时间:2020/04/01 创新 浏览:763

  “请您先扫一下这个码,证明您最近的行程……”近日,不少人都发现,出入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测体温,还需要出示“健康码”。小小一个二维码,成为数据互联互通的破冰之举,用大数据的方式为每位出行者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的健康证明,不仅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也成为了疫情防控战决战胜利的一大“利器”。

  亮“码”通行 各地纷纷推行“健康码”

  据记者了解,个人健康状况主动申报自查和被动查验是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排查过程中,存在多次采集,多头采集、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这不但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也给公众的安全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后,各地研发推出的“健康码”派上大用场,通过科技的手段助力提升疫情防控。

  “绿码行、黄码管、红码禁。”2月1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防控措施,上线第一天,访问量就达到了1000万。据悉,“杭州健康码”分绿黄红三色进行分类管理,绿码者在杭州市域内亮码通行;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红码者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3月4日,杭州健康码工作专班和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在网约车领域,创新推出“司机绿码上岗、乘客绿码下单”的健康码自动比对、前置审验举措,实现精密智控、关口前移、守住车门。这是继2月17日在巡游出租车领域推出“两码(健康码、防疫码)”应用后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网约车是市民乘客出行的重要方式,是健康码高频应用场景。如果仅凭网约车司机与乘客,在见面时互相询问、查看是否具备绿码,则效率低、有漏洞,还易产生纠纷”,杭州交通运管部门表示,“在司机上岗和乘客下单环节,由数据系统对司乘双方是否持有绿码进行线上查验,可以关口前移、提高效率、减少漏洞,实现数据赋能、精密智控。”

  在继杭州健康码全国率先上线后,其他各地也陆续推出了“健康码”,比如北京的“健康宝”、重庆的“渝康码”、西安的“一码通”、苏州的“苏城码”、广州的“穗康码”、合肥的“安康码”、无锡的“锡康码”、徐州的“彭城码”……亮“码”通行,已成为公众工作生活中安全出行的必备条件。

  “每次进入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这样对我们公众来说既方便,也是一种安全保护,每日健康打卡已经成为我每天工作、生活的一种习惯。”南昌一位伍女士告诉记者。

  据悉,截至3月24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访问量突破100亿,累计亮码超30亿人次,覆盖9亿人口是服务用户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健康码。

  “健康码”一码通行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企业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后,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成为重要问题,一张小小的“健康码”为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数字化支撑服务,正在成为数亿中国人的复工“通行证”。

  “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疫情形势不同阶段的需要,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数据服务,通过健康通行码实施精准管理,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在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

  据了解,由工信部中国信通院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疫情防控行程卡,利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通信大数据,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提供行程查询服务,可以帮助公众便捷证明自己的行程,提高企业、社区、交通部门等机构的行程查验工作效率,加速复工复产进程。据悉,该行程卡全国通用,不受国内省市等地域限制,不收集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

  在全国各地,“健康码”正成为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的得力助手。在西安市,为了加强停车服务巡查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建立了巡查人员健康卡、注册西安市“一码通”,通过审核生成绿码方可安排复工,对复工人员通过网络进行线上防疫知识教育,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确保复工人员健康安全。

  在厦门市,2月12日启用了实现特殊时期的动态健康认证,“健康码”可作为目前厦门企业复工、个人出行的电子凭证,以“绿码行、橙码管、红码禁”来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

  近日,在合肥高新区,6个企业复工机动组一边服务企业尽快复工复业,一边指导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康码”推广、使用和应用;3个定点服务组在商业楼宇出入口,向物业管理单位、楼内企业和员工宣传“安康码”下载方式和应用场景,持有绿色码人员经过体温测量合格后即可进入,显著减轻企业管理成本,大大提升上班高峰期员工出入效率。

  在江阴高新区所有企业的总厂及分厂门卫、集中宿舍等需要的场所都将设立“锡康码”验证,“锡康码”成为高新区防疫期间重要的常态化大数据工具。

  健康码全国互认正在按下快捷键

  疫情之下,健康码成了出行“神器”,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健康码”也迎来使用高峰。“亮码”通行好处虽多,但在普及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梗阻。“健康码好是好,就是打开有些麻烦,手机解锁,开APP,再找健康码……遇到有事,真是急上加急。”“老人、小孩没有智能手机,如何申领健康码?”此外,也有一些公众反映,“健康码”收集个人信息及通行记录,担心会不会造成信息泄露?在“健康码”带来的系列问题中,其未能实现数据互通互认,“一城一码”给人们的跨城流动带来不便,成为公众讨论中的热门话题。

  在毛群安看来,健康通行码互认的难点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的不同。他表示,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第一种,在不改变地方现有的健康通行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能够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码中增加跨地区的互认功能。第二种,在各地健康通行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的健康通行码互认。第三种,对那些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的互通互认。

  “目前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各省份正在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要求,加快向全国一体化平台汇聚本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目录。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通行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截至3月20日,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健康通行码可以实现一码通行。”毛群安说。

  据悉,在3月1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称,北京将加强与天津、河北的联动,积极推动防疫相关数据的共享,保障北京“健康宝”与天津、河北地区相关服务的互通互认,为三地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据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应用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广州的穗康码已在全市各区通用,和粤康码已经实现数据和系统对接,在规则上做了对应,现在两码可以互通,对于湖北低风险地区持湖北健康码绿码人员可有序来穗返穗,即在广州出示穗康码、粤康码和湖北健康码绿码,都是可以承认的。就全国健康码方面,广州全国第一批申请与全国平台对接,目前技术上已实现互通。

(责任编辑:贾法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