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抗疫“无影手”,看中国移动5G如何发挥作用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抗疫“无影手”,看中国移动5G如何发挥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03 创新 浏览:427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的时候,中国移动5G作为新生力量,在商用不过几个月的时间点上,全力以赴投入了这场大考。近距离观察这张答卷,可以看到我们距离5G还有多远。

  有一种意料之外叫通信技术迭代

  3G来临之际,大家很少想到,智能手机日后会普及,成为几乎人手一部的移动上网工具。4G到来之时,大家最担心的事情是倏忽之间流量“跑没了”。直到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共享汽车、扫码支付、直播、短视频等新生活方式,大家才明白,4G其实是我们不甘落后的生活本身。

  事实证明,当通信领域里的新事物出现时,我们的看法时常会“跑偏”。最后,这些新事物都变成了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新基础设施。

  5G来了!关于5G究竟是什么,除了更快的网速,大家给出的答案似乎比“核心科技”还要抽象。那么,究竟还要等多久,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5G的魅力?

  其实,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在抗疫前线,5G已经立下汗马功劳。仔细琢磨之后不难发现,5G这一抗疫“无影手”,展示的就是它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样子。

  5G千里眼每个角落都将永远在线

  “5G视频直播与视频监控是5G在此次疫情中最直观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总结。

  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建设进度。如何将这种关注带到眼前?中国移动给出了自己的时间表:1月25日,开通火神山5G基站;1月26日,当晚完成雷神山4G/5G网络优化扩容建设;1月28日,从设备调配、网络架设到视频连线、直播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移动仅用了4个小时,开通了火神山、雷神山5G高清直播网络。

  与此同时,遍及全国上亿的“云监工”,共同见证了两座医院快速建成的“中国速度”。两座“神山”的原生态、永远在线式直播,重新定义了大家眼中的直播。而5G的力量,正是让这个世界每个角落都可以变成直播间。

  5G超长臂隔空协作将成为工作常态

  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云南玉溪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他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云视讯系统。

  在广东,中国移动争分夺秒地推进各地防疫指挥部、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等重点区域5G覆盖,满足应急指挥、医疗救治、专家会诊等网络需求。在浙江,中国移动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提供5G云端机器人及VR远程探查系统应用,大幅提升了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在河南,中国移动仅用30个小时,便完成了郑大一附院传染病病区的5G室分建设开通,并基于5G医疗专网进行了5G移动查房等5G医疗临床应用的调测。1月29日,许昌鄢陵县中医院与郑大一附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成功实现了对该县两例重症病例的疫情防治远程会诊;2月12日上午,在洛阳留观患者专家评估会的主会场,7名市级专家通过中国移动“云视讯”平台成功连接24家医院,对29位疑似留观病例实施远程会诊,实现对复杂疫情的隔空阻击。

  在武汉,5G远程医疗系统让北京的专家跨越1200公里,与战“疫”前线的临床医生实现“面对面”高清救治指导;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用可穿戴设备连接5G无线网络进行生理参数采集。2月7日,中国移动建成并开通火神山医院小型化、便携化、实时化远程医疗5G小推车远程会诊系统,可实现病区与远程专家的视讯连接,开展多方会诊、多学科联合会诊,让诊断更加专业高效。

  疫情期间,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系统已服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5271家医疗机构,提供了5G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疫情防控系统、云医院等34项服务,并积极支撑“国家远程中心会诊平台”建设,承担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国家级远程会诊任务,为战“疫”一线保驾护航。

  通过医院这一特殊的工作场景,5G将让人们“长”出一条超长臂,而远程无缝协作也将成为工作的常态。

  5G机器人将去往世界更多地方

  5G智能医护机器人Ginger与方舱医院里的大爷大妈们共舞,这是发生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中的情景。

  “5G智能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初试牛刀,其在医院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能够部署大量5G﹢医疗应用,全方位支撑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开展。

  5G智能机器人目前在医院承担了问诊咨询、智能医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送药送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等工作,能够进行咽拭子采集的机器人已上岗。搭载了语音播报系统的5G无人机可进行疫情地区的空中巡视,发现人员聚集或未戴口罩可以“喊话”进行提醒。

  除了医院里的智能机器人,中国移动在多地推出的5G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查系统,可实现远距离批量筛查测温,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精度高,且视频录像和测温记录可存储、可回溯,相比传统测温方式优势凸显。该系统已在重要交通枢纽、大型连锁商超,以及医院、学校、政府、企业园区等发挥重要作用。

  5G“无影手”新基建未来可期

  在通信技术演进史上,如果说4G是一个加速者的角色,那么5G应该是一个替代者、变革者。在抗疫前线,5G变身“无影手”,让上亿“云监工”一直在线,让隔空合作无缝对接,5G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新的基础设施,未来清晰可见。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左手抗疫,右手经济,国家势必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对冲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5G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将助力美好生活的全面构建,让更多人将拥有更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