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科学家实现真实单光子非互易传输
发布时间:2021/03/25 创新 浏览:414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与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与合作者合作,利用室温下的原子系统实现了超越磁光效应的百兆赫兹带宽单光子非互易传输。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
实现单光子非互易传输的器件是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基本元件之一,涉及到时间反演对称破缺和非厄米动力学等原理。简单讲非互易传输就是控制信号的单向传输,许多实际的物理过程中都涉及了信号的单向传输,比如电子在二极管中的单向传输。同样,单光子信号的非互易传输在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应用,目前是量子信息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光学非互易传输传统上可以通过材料的磁光效应实现,然而受强磁场的影响,这种非互易器件很难集成化、小型化,因此无需外加磁场能够超越磁光效应的光非互易器件对于光子集成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近些年来,研究人员陆续提出了各种无磁非互易的方案,然而实现真实单光子非互易器件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
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等人一直致力于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利用克尔非线性效应在实验上实现了无腔的光学隔离器和环形器,证明了利用热原子气室可以实现弱光下的四通道光学环形器。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展了单光子条件下的非互易研究:利用冷原子系统产生了标记单光子,并将单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入射到热原子隔离器,基于电磁感应透明和拉曼跃迁两种机制实现了真实单光子的双向非互易传输,隔离度为22.5+/-0.1dB,带宽达数百兆赫兹。除此之外,他们还实现了多频段复用的光学非互易,从而拓展了可实现非互易的信号频段范围。
该实验研究利用常见的多普勒效应,具有普适性,并且由于热原子汽室本身不涉及磁场,器件简易,易于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因此该结果在实际可集成化的经典和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