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2020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1/04/17 创新 浏览:467
4月15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及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家贞介绍,2020年,北京共依法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6件179人,依法起诉131件216人;经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48人;共受理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5件,提请抗诉3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份;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监督案件32件,提出抗诉1件。
上述案件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刑事案件以高科技犯罪、下游犯罪为主。二是大量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相对集中由北京办理。三是经抗诉民事案件获改判支持,促进裁判标准的统一。四是涉及老字号商标类案件时有发生。
“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侵权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张家贞指出,以“反向工程”“技术迭代”为名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逐渐增多,采用“爬虫”技术抓取网络数据后复制发行、架设“私服”推广盗版游戏软件等侵犯著作权现象层出不穷。
其中,海淀区检察院办理的鼎阅公司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电子书侵犯著作权案在互联网行业引起较大反响。张家贞介绍,经依法起诉,鼎阅公司被判处罚金150万元,各相关责任人十二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至1年6个月不等刑期。此外,销假类案件中出现了假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文创产品类新型侵权案件,而大部分侵犯商标权类犯罪的制假源头地不在北京。
因不服国务院部门作出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强制许可等行政裁决的案件由北京管辖,相对而言,北京地区处理的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偏多,且近两年来上升趋势明显,2019、2020年度受理数是2017、2018年度的4倍,2020年商标类案件受理48件,专利类案件受理24件。
今年年初,最高检下发试点方案,决定在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行使试点工作。
针对这项试点,张家贞介绍,经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决定,在市院、市检四分院、海淀区检察院、铁检北京院分别组建内部综合办案组织,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职,开展为期1年的试点工作。市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为临时机构,下设在市院第四检察部(经济犯罪检察部),统筹协调全市试点工作。
据悉,为扎实推进试点运行,北京市检察院制定2021年工作项目清单,开设知识产权系列在线培训课,确立全市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启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风险提示”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在重点区域和行业领域探索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机制,提供法律服务和政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