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国际最新研究:太阳系外行星地质和矿物组成或更为多样
发布时间:2021/11/05 科技 浏览:368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研究论文认为,在我们太阳系外的邻近星系中,行星的地质和矿物组成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为多样。
这项研究发现表明,有些地外行星可能有独特的行星吸积和分化过程,与地球的组成有所不同,并且在太阳系内没有可以直接比较的对应行星。
该论文称,宇宙中一旦某个主序星(就像太阳)能量耗尽,它首先会膨胀成红巨星,然后缩小变形成白矮星,在此过程中捕获周围轨道上的行星,这些白矮星会被行星的岩石物质污染。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些受污染白矮星可能含有之前系外行星类似陆地的花岗岩地壳的痕迹,这在地球上也十分丰富,但这些早期研究未对硅进行分析,这是评估岩石种类的必要元素。
论文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基思·普蒂尔卡(Keith Putirka)和许偲艺通过分析23个邻近白矮星的大气,发现其中一些含有大量的钙,但所有白矮星的硅含量都很低,镁和铁含量高。他们认为,这反映了曾围绕这些恒星轨道运行的系外行星的地幔组成。
他们还通过比较受污染白矮星和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包括地球)的主要组成,发现没有任何花岗岩陆壳或类地壳岩石的证据。因此认为,其他星系行星的组成和岩石类型,或许比过去以为的种类更广。
论文作者总结说,这些发现也提出一些问题,包括:为何地球的组成与星际“邻居”有所不同?以及这种反差是典型的还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