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
可遥控变形机器人刚柔并济
发布时间::2019/08/09浏览次数::629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一项工程学研究:美国一个联合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变形机器人,材料能够由“刚”到“柔”,按照人类的想法改变形状,最后还能以新的形状再恢复“刚”性...
-
向蟑螂学习 中美科学家软体机器人研究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2019/08/09浏览次数::616
令人讨厌的蟑螂,却成为科研人员灵感的来源。一个由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8日发布消息称,他们通过模仿蟑螂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软体机器人,在运动速度和抗压...
-
新技术“解毒”放射性水污染
发布时间::2019/08/08浏览次数::599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周边水环境严重污染,至今让人们对放射性水污染心有余悸。日前,天津大学牵头联合6家单位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资助下,成功研发出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及装备,可解决地下水放...
-
我国首款具备手写、语音 功能的蒙古文输入法研发成功
发布时间::2019/08/08浏览次数::584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了解到,我国首款具备手写、语音功能的蒙古文输入法研发成功。今后,蒙古族民众就可在手机上手写和语音输入蒙古文。 6885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
发布时间::2019/08/07浏览次数::620
量子比特的数量和操纵精度,是当前国际量子计算科研的两大核心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研究员团队合作,研制出包含24个比特的高性能超导量子处理器,并首次在固态量子...
-
新研究:人造“舌头”能辨假酒
发布时间::2019/08/07浏览次数::629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6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金属的光学特性,研发出可分辨不同威士忌间细微差别的人造“舌头”。这项技术未来可用于假酒识别和其他食品安全监测,以及品质控制等领域。 6842
-
印尼垃圾分类:人工智能派上用场
发布时间::2019/08/06浏览次数::619
自7月份上海开始推行“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以来,垃圾分类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一个月过去,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进垃圾分类的探索不断涌现。 6802
-
绿色高效稀土催化剂 为“大烟囱”强力去污
发布时间::2019/08/06浏览次数::544
日前,内蒙古希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希捷环保)对外公布消息,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稀土基脱硝催化剂已安全使用超过24000小时,性能稳定,仍在安全运行中。 6799
-
油田采油不畅 “益生菌”来帮忙
发布时间::2019/08/05浏览次数::512
日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科研人员研发的一批高端生物制剂被送到油田注水站,用于注入配聚水中以提高采油成功率,效果不错。在孤岛东区南区块,聚合物溶液黏度由30毫帕秒上升到50毫帕秒——采油人都明白,聚合物溶液...
-
无线电极让义肢控制更高效灵活
发布时间::2019/08/05浏览次数::691
一个欧洲科学家联合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他们通过手术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小型电极装置植入残肢,从而让截肢人士能更灵活高效地控制义肢,有助于大幅提升截肢人士的日常生活...
-
基因编辑技术让麦穗遇雨不易发芽
发布时间::2019/08/03浏览次数::564
小麦在收获季节如果遇到降雨,麦穗容易发芽变质。日本冈山大学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与同行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了小麦特性,使其遇雨也不易发芽。 6742
-
油田采油不畅 “益生菌”来帮忙
发布时间::2019/08/02浏览次数::569
日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科研人员研发的一批高端生物制剂被送到油田注水站,用于注入配聚水中以提高采油成功率,效果不错。在孤岛东区南区块,聚合物溶液黏度由30毫帕秒上升到50毫帕秒——采油人都明白,聚合物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