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十三五”,中国科技创新量质齐升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十三五”,中国科技创新量质齐升

发布时间:2020/10/28 新闻 浏览:400

  本报记者 张伟

  “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1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10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用一组数据,概括了“十三五” 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亮眼成绩单。

  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亮丽风景线

  “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9家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8.1万亿元增长到12.2万亿元,五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王志刚重点介绍说,尤其在这次疫情过后恢复生产,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工作中,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1-6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总额3515.8亿元,同比增长17.7%;新增注册企业22.3万家,同比增长11.9%。创新创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也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王志刚举例说,在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十三五”期间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若干政策规定,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迈向2万亿台阶,是2012年的3.5倍。搭建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科创板上市企业市值超过3万亿元。“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有益探索。例如,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积极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与实施的占75%,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150%提高到175%。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44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扩大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建设了一批面向市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孵化体系。

  一批高新技术重大成果涌现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介绍,“十三五”期间,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重大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在超级计算方面,我国继续保持优势,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国超级计算机台数占到45%。同时,在研制完成E级原型机的基础上,正在向E级超级计算机进军。在先进轨道交通方面,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已经在试验线上完成系统联调联试;时速400公里以上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样车在长春正式下线。这些突破将使高铁这一“中国名片”更加亮丽。在量子信息技术方面,“墨子号”和“京沪干线”的实验,构建了首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重点布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力地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通过对电池、电机和电控等领域的重点研发布局,促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上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在移动通信方面,实现了5G技术的领跑,5G核心专利数占世界第一,并率先实现了5G商用,目前我国5G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在新型显示方面,通过大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19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销售超过30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

  秦勇表示,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划布局上,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前瞻部署和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打造我国高新技术先发优势。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关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供给。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

  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介绍,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部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十三五”期间更加强化。2019年,有507家中国企业入围国际组织认定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这些企业集中在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22.5万家,比2015年增长了1.8倍。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的国际PCT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3万件增加到2019年的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位。企业的成长也离不开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过去五年,科技金融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强大的外部资源,截至今年10月14日,我国已有183家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173家,资本市场与科技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持。

  区域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十三五”期间,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近期又启动建设成渝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评估,中国有17个区域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百强。其中,粤港澳湾区、北京、上海进入全球创新集群排名前10位,这都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总体能力提升的表现。”许倞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