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新基建”催动数据价值从压抑走向释放
发布时间:2020/06/08 科技 浏览:481
虽然不能完整游览规模宏大、洞窟众多的莫高窟,但以数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的文物容颜让千年石窟以另一种方式“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千年石窟的魅力。
深圳市数据基础设施记录了每个交通路口的人流和车流的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调整红绿灯的间隙,让深圳市交通系统效率提升了15%。
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说:“从结绳记录到数字存储,信息记录的方式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不断升级。如今,海量流动的数据已成为新生产资料,并构成了关键的数据基础设施。这就要求我们重新从数据的视角来看待传统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数据基础设施。”
智能时代一个互联网用户一天至少要生成1GB的数据,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一天训练数据可达64TB,今日头条一天要存储50PB的数据。
华为海量存储领域总裁尚海峰说:“华为GIV2025显示,数据量从2018年的32ZB增长到2025年的180ZB,这其中88%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我们已经进入了海量数据的时代。”
随着5G、云和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自动驾驶、超高清、智慧工厂等各种创新应用不断涌现,也带来了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据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凸显。
据IDC初步统计和估算,我国2020年针对“新基建”的投资将接近两万亿人民币,数据存储的空间也将跨越到新的数量级,即ZB级。到2024年,中国横向扩展存储的容量将接近2019年的4倍。
数据基础设施离不开强大的存储产品支撑,华为面向全球发布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时,周跃峰说:“在数据基础设施当一系列能力当中,帮助我们实现每笔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最大、成本最优的数据存储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我们把数据比喻为水流,百川奔流终归海。太平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希望Pacific系列以太平洋的胸襟海纳数据,充分发挥华为在存储软、硬件方面的多年积累,在效率、成本和可靠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成为海量数据的安心之选。”
过去数十年,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存储产业的飞速发展,当肩负“拉动经济”重任的“新基建”加速,数据产业迎来黄金十年,被压抑的数据价值将得以充分释放,但评价一家公司能否成为存储行业的领导者,还要看它在高端存储领域的市场表现。
经过多年的市场演变,存储行业不断打破边界,也在不断重建自己的边界,在这个市场中,各家有各家的玩法。
从传统存储和数据转型过程中,更关注上层应用的华为是最坚定的引领者,也是最直接的逆行者。从发布第一款产品到现在,华为海量存储已经历了三代架构,第一代即填补国内海量存储的空白。积累了十年的力量,华为已是存储领域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导者,在核心生产领域真正能够实现整体方案交付的只有华为、EMC和HDS。
我们的生活已被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海量信息包围,但数据的价值却挖掘有限。
周跃峰表示,现在全世界只有2%的数据被保存下来,这其中,仅有10%的数据真正发挥了价值。企业面临海量数据存不下、流不动、管不好的问题。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还有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去克服。面向海量数据的应用场景,性能、成本、可靠性将引领创新方向。
当数据成为驱动改善生活方式和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所有的创新,都将架构在未来基础架构之上,而未来基础架构将建设在数据流动基础之上。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量存储设备已成为构建数据湖的基石,是支撑大数据分析的关键。
数字存储将是未来几年增长的最大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