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多国学者呼吁:响应巨灾,城市网络化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20/08/29 科技 浏览:458
8月26日,《自然》在线刊发了我国学者与国际同行组成的研究小组撰写的评论文章。该文通过对包括香港、伦敦、特里凡得琅等不同城市的疫情对比后分析认为,城市的网络化以及城市间的网络化,对于疫情的响应,以及疫情之后的恢复力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分析了印度贫民窟、巴西贫民窟和非洲市场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应对。”论文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对科技日报表示,例如,在印度孟买达加维登贫民窟,67%的家庭依赖社区厕所、缺乏新鲜的水,致使40%到60%的人感染了新冠。相比之下,非洲城市基加利和内罗毕在公交车站和市场设立了公共洗手站,以防疫情扩散,情况就好很多。
“前者在城市中没有形成有序的网络,而后者在关键的网络节点处采取了有效措施。”史培军说。
城市之间的网络也同等重要。“通过现在建立起的联系,城市就能在另一场灾难来袭时更加迅速采取行动,并向其它城市提供或接受其它城市的帮助。”史培军解释,比如粮食的充足供应问题,完善的城市间食品供应网络将缓解此类危机。
此外,无形的信息网络也至关重要,在防疫封锁流动期间,互联网使在家工作、在线学习和购物等正常生活成为可能。
据介绍,该项研究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印度阿齐姆普雷姆吉大学、中国武汉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
上一篇: 成为好老师的路上 AI正在努力
下一篇: “刷脸”,要方便更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