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解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五大新态势!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解析: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五大新态势!

发布时间:2020/11/17 科技 浏览:462

  11月12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在会上发布《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展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新态势。

  《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在我国新基建政策鼓励下,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踊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抗击疫情,人工智能开源社区蓬勃发展,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向世界提供高质量技术,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

  新基建政策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我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攀升

  在我国新基建政策的激励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刷新。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总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尽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却并未因此受阻,截止到2020年10月底,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仍共计达到69.4万件,同比增长56.3 %。


图1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受公开滞后影响,2020年专利数据公开不完整,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10月底)

  企业和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创新高地已基本形成, 互联网企业成绩显著

  从申请人分布看,互联网企业和高等院校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力军。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无论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都名列前茅,华为、浪潮等信息技术制造业企业体现了雄厚研发实力。其中,百度公司分别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深度学习技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位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首位,华为公司则在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中分列第三、第二位。同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主体。


图2 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

图3 人工智能申请人专利授权数量排名

  人工智能技术各分支专利分布不同, 基础技术专利数量有所积累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支统计显示,云计算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支撑技术,专利占比最多,达到18.38%;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技术,紧随其后,占比为17.72%。深度学习、自动驾驶及智能机器人各占比为14.52%、12.36%和9.55%。其后按照占比数值排序分别是占比7.58%的交通大数据、占比5.72%的智能推荐、占比5.65%的自然语言处理、占比5.35%的智能语音、占比3.16%的知识图谱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除应用技术外,我国创新主体注重在基础技术领域布局,以深度学习为例,特定功能的数字方法、数字识别、基于生物学模型的计算机系统等基础技术分支,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企业,如百度、腾讯、平安科技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专利,说明我国在具体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发已具有一定基础。


图4 深度学习重点申请人重点分支技术布局图

  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助力抗疫,多个领域大展身手

  报告显示,我国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我国良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转化效果。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创新主体在疫情防控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申请专利达3036件,分布于疫情监测、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领域。在疫情监测方面, 围绕自动测温系统,截至2020年10月底,百度、清华大学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共申请专利244件,获得授权41件。在交通大数据技术领域,百度、国家电网等企业共提出198件专利申请,推出疫情地图、疫情跟踪、同乘查询等信息服务系统,有效保障了人群出行及疫情源头的追踪溯源。在防控救治方面, 科大讯飞、百度等企业在智能语音领域共申请专利301件。以智能问诊平台、新冠肺炎检测、智能监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医疗救治中共申请470件专利。在资源调配方面, 疫情期间自动驾驶技术得到了良好应用,如百度Apollo于2月10日宣布对服务疫情的企业免费开放低速微型车套件及自动驾驶云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出消毒车、配送车,驰援疫情防控前线,机器人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华为、中兴、腾讯等企业申请智能机器人专利207件。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图5 专利地图

  高质量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开放共享,携手世界开启智能共赢新时代

  中国人工智能开源社区提供了高质量、更为开放和友好的开源平台服务。报告指出,包括百度Apollo平台、PaddlePaddle(飞桨)、AITISA的OpenI启智平台、腾讯Angel平台、哈工大的LTP等在内的开源平台均拥有多项专利,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同时报告指出,相较于国外部分开源平台,中国人工智能平台秉承开源开放的精神,围绕相关技术申请了诸多专利,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平台。中国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普遍采用较为友好的开源许可协议,在世界大变局之中,以开放姿态迎接创新,以共赢态度进行技术交流,开启智能共赢的新时代。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