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在量子通信领域屡破纪录,济南量子院什么来头?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在量子通信领域屡破纪录,济南量子院什么来头?

发布时间:2021/01/12 科技 浏览:262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田珊

  1月7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了以“跨越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为题的论文,我国科学家潘建伟团队与合作伙伴实现了地面跨度4600公里的天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验证了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突破背后,“济南力量”不得不提——地处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747号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济南量子院”)以及“济南试验田”的作用凸显出来。

  科技日报记者从济南量子院采访获知,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该院王向斌教授、张强教授、周飞教授与潘建伟团队等合作,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QKD)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QKD链路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经过两年多稳定性、安全性测试,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

  《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据了解,济南量子院主要开展量子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量子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组织量子科技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建设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负责山东量子科技人才引进。其中,潘建伟院士为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学术委员会还包含王小云、王建宇等15名两院院士。

  济南量子院周飞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由该院建成的“济南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是京沪干线中一个重要的接入网络,业务涵盖政务、金融、政法、科研、教育等五大领域,可实现基于安全可靠、集成化、工程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为用户提供基于量子安全的电话、传真、文件和文本通信业务,是当时已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实用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

  2017年,济南建成首个商用化量子通信网络“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并在2019年与中科大合作完成全球首套小型化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建设,在济南实现了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对接,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步,通过“墨子号”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加快济南与世界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互联互通。

  2019年底,国际电信联盟“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济南量子院执行院长张强教授担任焦点组首任主席。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正是基于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大量测试结果及标准化研究成果,起草了可信中继安全要求、QKD网络功能架构等国际标准。

  2020年,该院在量子通信领域屡破世界纪录。比如,去年2月份,该院与中科大合作创造509公里光纤量子通信世界最远传输距离新纪录;9月份,该院合作研制出国际首个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频率转换芯片;10月份,该院合作研制出国际首个双波导方案的宽谱颜色无关单光子探测器。

  近年来,济南充分发挥量子标准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汇集了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对口单位,逐步成为世界量子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阵地和战略要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