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双新联动” 32项改革为营口片区再赋能
发布时间:2021/04/13 科技 浏览:342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结合营口片区发展实际,制定《营口片区2021年度建设工作要点》,提出32项改革任务。”4月8日,营口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暨营口自贸区挂牌成立四周年”新闻发布会,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营口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恒南介绍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先后发布了全国和辽宁自贸试验区2021年工作要点。3月28日,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到营口片区考察调研,对自贸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朱恒南主任表示,营口片区挂牌4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立足本地特色,通过对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深入研究,积极有效的开展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工作。
“双新联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朱恒南介绍,通过实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双新联动”战略,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吸引四新经济入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并出台一系列转型升级政策。
“双新联动”赋能产业提质增量。朱恒南表示,未来发展中,将充分挖掘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三区”政策潜力叠加优势,推动构建适应“三区叠加”政策环境下,数字经济、四新经济等“风口行业”的发展环境及应用场景,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科技创新,构建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产品、企业、产业、技术、平台”五聚集,形成集众智、汇众力的全要素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双新联动”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经过四年多的制度创新,营口片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从成立之初以工业为主要支撑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年,营口片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数量分别是挂牌前的(2016年)的2.4倍、7.1倍、3.8倍和4.6倍。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营口高新区由2016年排名倒数,到2020年位次提升32位,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13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