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宏观物体量子纠缠证据确凿 有助量子网络、暗物质及引力波研究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宏观物体量子纠缠证据确凿 有助量子网络、暗物质及引力波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科技 浏览:346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两项量子力学重磅突破:其中一项研究,科学家发现了宏观物体量子纠缠的直接证据;另一项研究则实现了对不确定性原理的“规避”,而这正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这两项实验都以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宏观物体也可以实现量子纠缠,不但有望在未来量子网络中提供长期网络节点,还能极大地推动暗物质与引力波探测相关技术研发。

  如果说量子力学有什么“令人讨厌”之处,那就是人们会认为这一领域很大程度上如同“想象”的学科——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看到。实际上,量子力学不仅仅是微观的理论,我们所知的所有物质,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量子。但不得不承认,奇怪的量子效应在大于几个原子的任何事物中都很难观察到。因此,找寻宏观物体的量子效应的证据,也成为物理学家们的一大目标。

  此次,在《科学》刊登的其中一项研究中,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团队使用微波脉冲让两张小的铝片膜进入量子纠缠状态。该铝片膜的尺寸为每张长20微米,宽14微米,厚度100纳米,质量为70皮克,相当于大约1万亿个原子的质量——尽管非常微小,但以量子的标准而言,它们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尺度。

  在施加脉冲微波后,铝片膜维持了大约1毫秒的量子状态,团队成员仔细分析了反射的微波。通常来讲,反射回的微波应是随机的,但是当他们将结果绘制成图、对比两者信息时,却发现两张铝片膜看似无规律的振动之间,其实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这一点只有量子纠缠才做得到,也就是两张铝片膜发生了量子纠缠。此后,团队又进行了1万次重复实验。

  在另一项研究中,芬兰阿尔托大学等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在8毫开尔文的温度下,让两个铝鼓膜进入长时间、相对稳定的纠缠态。研究人员可以对同一个纠缠态进行多次测量,实现了“规避”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将两个鼓视为一个量子力学实体,那么其运动状态的不确定性就被消除了。但实验中没有任何地方违反不确定性原理,他们是选择了一组特定的、不会被该原理“禁止”的参数。

  总编辑圈点

  理解量子世界,需要“脑洞大开”“轻装上阵”,最好把在宏观世界的既往经验都丢掉,才能窥得这个微观世界的神奇。一般认为,在宏观世界,因为“噪音太大”,量子效应的魔法就会失灵。这一次,科研人员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证明宏观物体也能发生量子纠缠——也就是“心灵感应”般的相互作用。尽管只有1毫秒,但放在量子尺度上,也是具有说服力的时长了。科研人员说,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量子力学,但实验结果本身,已经具有相当的突破性和颠覆性。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