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中俄科学家携手研发高速列车“智能大脑”
发布时间:2021/09/14 科技 浏览:339
“未来,如果高速列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中俄研发的车载安全控制平台就可以帮助司机做出判断,进行安全操作。”近日,中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科研团队成员汤旻安为记者描述了未来智能列车的一个场景。
中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是两国交通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兰州交通大学和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奔萨国立大学等牵头共建。联合实验室建设已纳入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重点任务清单。
“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俄罗斯在数学、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世界一流。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实验室中方科研团队负责人、兰州交通大学教授陈光武说。
中国北斗、俄罗斯格洛纳斯、美国GPS与欧盟主导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中俄科学家正在开展基于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的列车实时高精度定位研究,有望让高速列车运行变得更安全、更高效。
“判断高速列车在某一区间运行状况的传统办法是通过车轮压到轨道上给出相对位置信号。未来,我们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高精度定位做出判断,在同一时间同一区间可以更安全地运行更多数量的高速列车。”陈光武说。
高速列车的故障提前诊断是两国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的另一重点内容。中方主要负责轨道交通设备智能维护平台的技术研发,俄方主要负责对轨道交通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理论方法开展研究。
“高速列车维护工作量很大,很多时候是司机先发现故障,而我们和俄罗斯科学家的合作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列车的智能检测和故障预判、提前预警和提前维护,从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这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先进的理论方法才能做到。在这方面,俄罗斯科学家强大的基础理论功底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陈光武表示。
目前,联合实验室正在建设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装备平台、高速列车实时高精度定位平台等科研平台,助力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
联合实验室俄方科研团队成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教授维克托·杜比宁表示,中国在高铁领域的迅猛发展令世界瞩目,希望中俄科研团队的合作既能拓展智能交通的研究领域,又能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落地。
上一篇: 国产大飞机C919批生产首架机即将总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