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羲和号对太阳探测成像290多次,首次在轨获太阳H-α谱线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羲和号对太阳探测成像290多次,首次在轨获太阳H-α谱线

发布时间:2022/01/28 科技 浏览:422

“羲和号”卫星模拟图。“羲和号”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供图

“羲和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的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去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的时代。

1月28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颗卫星经过三个多月的在轨测试和实验,已经完成卫星平台技术验证40多次,对太阳进行探测成像290多次,卫星的平台及有关载荷工作稳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这颗卫星在轨还将继续执行相关的科学实验任务,和我们一起度过春节。”

目前,“羲和号”卫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今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将择机正式发布。针对目前的一些主要进展,赵坚表示,一是在轨验证了新型高精度卫星平台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度技术,与传统的同等惯量卫星平台相比,这颗卫星的指向精度和稳定精度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二是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了太阳H-α谱线,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谱图像。太阳的H-α谱线是光子与氢原子相互作用后,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是太阳暴发时响应最强烈的一个谱线,能够直接反映暴发的特征。

以前,人类对太阳的观测,H-α谱线只能在地球上进行探测,但因为受到大气扰动,这个数据是不连续、不稳定的。现在通过卫星在轨进行探测,就可以去掉这些不稳定因素,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和成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太阳暴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建立起太阳暴发从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积累、释放、传输的完整物理模型,对研究太阳暴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理提供关键数据,有望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产出。

赵坚表示,“羲和号”登天探日,是继“嫦娥五号”成功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视”探测之后,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对太阳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阳这颗恒星的探测实现了全覆盖,奏响了深空探测的“三重奏”,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关于我国未来的探日计划,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展相关的论证研究,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太阳构造,确定太阳活动特征,掌握其机理和活动规律,更好地预报空间天气,造福人类。”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