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
蜜蜂不仅是“学霸”,还是窃听高手
发布时间::2018/07/24浏览次数::907
我国是东方蜜蜂的发源地。在我们认识和利用的昆虫榜单中,蜜蜂无疑要进到前三的位置。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式的推进,对蜜蜂的新发现仍在不断曝出。这不,来自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几支研究团队,又发现...
-
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集大成” 全力提升用户体验
发布时间::2018/07/24浏览次数::914
一款App,想要更多的用户使用它,频繁打开它,必须产品多样、功能齐全。 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论坛”上,陈昆德总监表示,“发布一个App版本出去,所有的产品、功能、规格全部要到位,...
-
用遮阳球减少水分蒸发并不可行
发布时间::2018/07/23浏览次数::762
英国《自然·可持续性》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现,如果要让用于减少人工湖水分蒸发的黑色塑料遮阳球取得保护效果,至少要使用两个多月至两年半,具体取决于遮阳球的壁厚。该发现...
-
为提升创新能力 这所大学构建了“1+5”体系
发布时间::2018/07/20浏览次数::808
当在户外运动时,用衣服就可以为手机、电子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充电,这样的“黑科技”已经由重庆大学智能织物研究中心范兴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织物实现。目前,该项目已入驻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孵化,...
-
跨界联合,让高端金属纳米材料“用起来”
发布时间::2018/07/19浏览次数::1004
现代医学、药学、生物技术以及军事装备等领域,急需应用高品质的磁性纳米材料,而开发10纳米以下金属纳米材料,一直是全球科研开发上的一个难题。日前,科技日报记者从江苏盖姆科技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
-
纳米生色技术让织物“本领高强”
发布时间::2018/07/18浏览次数::855
在不改变普通织物原有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纳米技术手段让织物具有防水、抗菌、防晒、抗紫外线、抗氧化、耐酸碱、防辐射、防静电和导电屏蔽等功能。17日,记者从北京纳米生色公司了解到,历经7年自主研发,...
-
3D打印技术使移动工厂成为现实
发布时间::2018/07/17浏览次数::877
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与欧盟“CassaMobile”项目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出了移动工厂,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在靠近用户的地方完成特需部件的定制。这将大大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并具有灵活应变的...
-
长江流域初步建成“一张网”涉水综合监测体系
发布时间::2018/07/16浏览次数::850
位于长江口的徐六泾水文站,15日8时整,水位2.98米。这一仪器自动监测的数据实时传到了距离站点约10公里的长江口水文局徐六泾水情分中心。大约过了7分钟,远在700多公里之外的长江防总收到了这一数据。再...
-
光驱动水裂解在微重力环境下实现
发布时间::2018/07/13浏览次数::819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0日发表了一项化学领域最新突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团队在模拟太空的近零重力条件下,通过光驱动水裂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该成果有望应用于长期星际飞行,利用水来生产设备用...
-
30秒检测200种农残 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
发布时间::2018/07/12浏览次数::904
像章鱼的一支触角,这台设备的“探针”轻轻地划过一颗被喷过多种农药的葡萄;不到30秒,设备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该葡萄含有的农药残留种类及含量。这是7月9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对外展...
-
世界首套超声技术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研制成功
发布时间::2018/07/11浏览次数::852
记者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徐英教授课题组主持研发的世界首套基于超声技术的水下两相湿气流量测量装置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的型式认可,并正式发布。 911
-
企业创新,仅研发新技术还远远不够
发布时间::2018/07/10浏览次数::839
企业创新就是研发吗?企业创新就是新技术吗?错! 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