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联合发射极地卫星

新闻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20%,轻薄商务新选择! 【限时特惠】小米RedmiBook 16 2024:政府补贴立减...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一款高性能、轻便且价格亲民的笔记本电脑,无疑是学习、办公和娱乐的理想伙伴。小米R...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联合发射极地卫星

发布时间:2020/12/17 科技 浏览:356

  12月3日,记者从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卫星遥感高峰论坛”了解到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联合研制并发射一颗极地卫星,这将是我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科学试验卫星,预计2022年发射升空。目前卫星平台和载荷的设计已基本完成。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在论坛上介绍,由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的我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SAR卫星是一颗具备全极化工作模式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运行于720公里高度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可以实现北极大多数地区每两日的重复观测。

  据介绍,这颗极地卫星由中山大学负责设计,卫星发射升空后可实时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海冰融化情况,并实现全球数据共享。

  “这颗卫星具备全球观测能力,但我们重点关注北极海冰变化。”程晓说,“与其它国际类似卫星相比,该卫星能对北极大部分区域做到24小时内重访,观测精度和频率都将优于现有极地卫星的水平。”

  出席论坛的多位专家表示,极地卫星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卫星能够准观测北极海冰变化,为海洋灾害、环境灾害提供支持。同时基于对北极海冰融化准确观测,判断航道是否畅通,商船就能快速通过航道,卫星将为航道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数据。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北极航道监测科学试验卫星是中山大学与航天工业部门开展紧密合作的深化,希望联合中心构建科学、技术、工程紧密耦合的卫星研发新模式,积极推动全球变化系列卫星计划变为现实。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