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大数据产业未来可期 生态建设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0/12/29 科技 浏览:314
本报记者 戈清平报道
“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整体收益将达18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中国大数据相关市场的总体收益将达1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增幅将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这是近日IDC发布的《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给出的预测数据。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背景下,大数据赋能传统行业,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未来大数据发展会呈现怎样的特征?企业界如何抓住趋势,加快数字产业化,助推产业数字化?“要构建大数据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共同围绕大数据产业生态建设作文章。”在近日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0系列活动——“大数据产业生态创新发展高峰会”上,与会专家企业一致表示。
大数据产业要融合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万物互联、数化万物或将重塑整个产业格局和经济形态,让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那么,在数据融合方面,我国还面临哪些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目前我国的数据融合利用,面临着建立数学模型的挑战,大数据挖掘面临着算力与算法、数据样本准确性、小数据、人与数据融合的挑战。“因此,在跨企业数据融合时,要保证数据能共享但敏感数据不外泄,需要建立新的数据隔空分析机制,以虚拟的黑箱使数据既不脱离所在单位的管理又能被授权的其他单位调用。”
同时,在智慧城市管理与工业互联网中也有很多需要数据融合应用的场景,比如多元异构的数据融合将盘活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开发数据价值,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这其中,数据挖掘和AI分析需要面对海量处理能力、云边端协同、建模、小数据等的挑战,需要从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多方面研究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问题,开发出更多的大数据和AI分析技术。”邬贺铨说。
“总而言之,数据融合需要标准规范先行,实现数据可见性、数据易理解性、数据可链接性、数据可信性、数据互操作性、数据安全性。”邬贺铨表示。

那么,如何通过法律制度及相关措施护航大数据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一是要改变计算方式,边计算边保护;二是要构建免疫系统,改变安全体系结构;三是网络系统安全要构建“安全办公室”“警卫室”“安全快递”“三重”防护框架;四是对人的操作访问策略四要素(主体、客体、操作、环境)进行动态可信度量、识别和控制;五是对“风险分析、准确定级”“评审备案、规范建设”“感知预警、应急反制”等环节进行全程管控,技管并重;六是达到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系统和信息改不了、攻击行为赖不掉、攻击者进不去、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工作瘫不成等“六不”防护效果。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产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第一是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的束缚。国家应大力支持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关键产品研发,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代表性企业和项目;第二是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大数据应用实际,用好用足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拓宽应用场景,培育良好大数据应用生态,深入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第三是加强数据治理,构建完善的大数据法治体系。
生态构建需要企业合力
企业是产业的基础,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离不开大数据龙头企业的推动。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静波表示,未来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线路图,分析企业数字化现状、需求、差距,构建数字化战略。同时,这个数字化战略要为企业整个战略服务。而在数据治理方面,要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和相关管理章程。
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飞表示,“数字化生态系统理念,要通过生态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适配,从而形成高质量的数字经济。”而在生态合作方面,他认为,要合力同行,政产学研用生态主动拥抱推动行业发展,打造流畅的数据智能生态引擎,以生态理念拉通上下游供应链,以客户为中心,在质量效益提升基础之上,驱动业务、商业、运营等全方面创新发展。
北京易观数科CTO郭炜说到,在新的流量时代,企业要建立起一种亲密的用户关系,打赢“建、转、运营”三大战役。“建”即建好数字化触点、数据体系以及数字化分析能力;“转”即把原来的客户转到数据化触点,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上;“运营”即高频带动低频基于画像的合作,帮助企业建立全景用户画像体系,为精准营销和业务运营奠定基础。
数博会助力大数据企业发展
数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大数据企业参展,集中展现了全球高端技术和数据的最新应用。

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燕表示,2020年数博会自5月举办以来,获得了业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响。大数据不仅让贵州贵阳站到世界的前沿,也成为了贵州贵阳自信、创新的新时代符号。而数博会已成为各界“共商、共享、共建、共赢”的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对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助力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贵阳本土企业,满帮集团也随数博会的举办不断壮大。据满帮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徐强介绍,该公司随着数博会的举办,积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为货主及卡车司机提供智能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服务,以信息匹配平台为基础,延伸出能源、物流地产等新业务,目前已成为从贵州崛起的一个智慧物流超级独角兽。
倪光南也认为,数博会承载了促交流、融智慧、谋发展、创未来的作用,是政企扩大“朋友圈”的外交合作平台。在他看来,数博会的成功,源于各方对贵州建设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探索的高度认同,贵州正努力为国家大数据战略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