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成都高新区扬帆逐浪竞开放

新闻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递出哪些方向? 皇派门窗官宣成为亚奥理事会官方门窗合作伙伴,传...

2024年4月20日,皇派门窗与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以下简称亚奥理事会)举行签约仪式,并正式对外官宣成为...

  • 皇派门窗品牌战略盛大发布:解密高端隔音门窗如何...

    4月16日,皇派门窗416品牌日如约而至。自2007年品牌创立,随后将“高端隔音门窗”作为品牌定位,皇派门窗从噪音污染的现实困扰切入,积极回应家居品质升级释放的“安静”需求,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在隔音...

财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复苏主攻六方面

2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

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发挥技术优势 主动参与抗疫

传递信息助力抗疫,支持企业线上运营,开放直播与行业融合……快手科技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向武...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成都高新区扬帆逐浪竞开放

发布时间:2018/12/21 新闻 浏览:758

“2018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论坛”不久前在成都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200多位高端智库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主流媒体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对那里的国际化现状赞不绝口。
事实上,不只是天府软件园,成都高新区的国际化元素随处可见,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之中。30年来,成都高新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开放,融入世界的呢?
建设国际化园区
打造对外交往新窗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试验田”,一个个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在各地涌现,通过各种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成为中国与全球高新科技园区和企业对话的开放新舞台。
成都高新区便是如此。从诞生之日起,“开放”二字始终是成都高新区的主题词。
为学习先进经验,成都高新区成立时便组织考察团到美国加州等地学习取经,带回了当时最新的科技研发资讯和产业发展案例,与园区管理者和建设者分享。海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和丰富的合作资源,让成都高新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6年,新加坡工业园从武侯区划归成都高新区,成为内陆园区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初步尝试;2000年,成都高新区获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园区。
随后,成都高新区在园区对外合作方面做出了更大的跨越。新加坡和四川省合作的首个综合型城镇发展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落户成都高新区,预计2020年建成;位于成都高新区菁蓉汇的中韩创新创业园,已吸引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及韩资企业的入驻;有着法国“硅谷”之称的索菲亚科技园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结为“姊妹园区”。
同时,成都高新区与国内外园区交流合作的形式也不断创新。前不久,成都高新区还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美国硅谷科技区、德国慕尼黑科技区、以色列海法马塔姆科技产业园、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科技园区一起,共同组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
通过资源整合,成都高新区正以多样化的园区合作模式,撬动国际合作的潜力,并推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今年1月召开的2018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针对新型全球化给出了“成都高新方案”,发出率先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打造科技园区命运共同体的声音,以促成全球化科技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区域和人民。
聚拢全球企业
“引进来”“走出去”并重
10多年前,罗宾·马丁被英特尔指派负责成都工厂,那时英特尔成都工厂选址附近还是一片荒地,但英特尔却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
紧随英特尔之后,2007年10月,京东方总投资31亿元的第4.5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落户成都高新区;2010年7月,富士康iPad项目厂房建设在成都高新区(西区)正式动工;2010年9月,戴尔宣布在成都高新区建设戴尔(成都)旗舰基地;2010年10月,德州仪器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生产制造厂。
2018年4月,日本出光兴产电子材料生产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将在2019年完成OLED电子材料生产工厂的建设并投入生产。
截至目前,落户成都高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21家,显示出成都高新区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升级。这些跨国企业和行业巨头遍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航空产业、能源产业等,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断放大拉长产业链。
园区企业在成都高新区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摘得了果实”。2012年4月,成都地奥与荷兰SU生物医药公司合作开发的地奥心血康国际化项目获欧盟上市许可,实现我国首个中成药以药品身份登陆欧盟药品市场零的突破。2013年4月,奥泰医疗自主研发、制造的Centauri 1.5T超导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成功在立陶宛实现装机,成为欧盟市场首台中国造1.5T超导磁共振。成都先导凭借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已成为辉瑞、默沙东、强生等新药研制的“种子库”。
这些年来,一场场科技企业欧洲行活动,让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企业的足迹,深入到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捷克、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并围绕创新创业、ICT、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达成众多合作意向。
依托自贸区建设
深度融入世界舞台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作为其核心区,成为聚焦改革创新开放、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试验田”。
在整合全球资源方面,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启动了“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探索成立“成都-硅谷科技金融中心”;依托成都高新区与以色列海法生命科技园,探索建立“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与硅谷互设高科技产业与金融创新全球化发展平台,吸引“卡耐基梅隆-成都研究院”“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等落户。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技术、资本、产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水平。
在提升政务服务方面,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开展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改革试点,打造“自贸地图”。在金融创新方面联合发起设立四川首支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成都高新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搭建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解决方案。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项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激发了这片土地的活力。截至2018年10月底,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新登记各类型企业32512户,新增注册资本(金)3216.8亿元。
30年来,成都高新区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放姿态,面向全球汇聚资源,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在国际化道路上高歌猛进、拔节生长。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成都高新区逐步构建展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