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粤港澳会计业“续约”:凝聚粤港澳共识,合力打开国...
“最近三年,我们感受到大湾区的发展确实在提速。目前我们的跨境业务占比已达约1/3,还有很多跨境服务需求正在对接中,相信跨境业务比重很快会突破50%。”12月11日,在《粤港澳会计师行业发展战略协议(2024)》(...
创新
-
智能无人开采:能源供应的硬核力量
“知道它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4月9日,谈及智能化无人采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翟文,对着记者连说几个“没想到”。 大年初三,枣泉煤矿收假复工的日子,不料新冠疫情将一部分回老家过...
未来20年,我们孩子完全可以进入太空
发布时间:2022/07/31 科技 浏览:344
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于2022年7月24日下午14点22分顺利升空。随后,重达23吨的问天实验舱在太空中完成了华丽“转身”,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问天实验舱顺利上天,不仅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的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后推动大规模的科学研究真正落地的标志性事件。
这一幕历史时刻,更需关键解读。
7月24日直播现场,网易科技《逐梦星空》团队直击发射现场,邀请到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创始院长、资深空间生命科学家邓玉林院士,以及国际宇航联空间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爱太空科技创始人白瑞雪,共同解读了这一场航天盛事。
“科学一定会有困难,但科学永远会进步,我个人非常坚信这一点。”直播中,邓玉林院士科普了问天实验舱升空的主要任务和使命,并对现阶段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人类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度解读。
而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的白瑞雪,则生动讲解了问天舱升天现场实况:“火箭从一片黑色半岛边上的椰林里,从海上升起:一瞬间,海陆空三维产生共振,一个巨大的航天器就这样被送上了天,感官刺激非常强烈。”直播最后,白瑞雪对中国航空的未来寄予了自己的美好期待:“未来的20年、30年,我们的孩子们进入太空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壮阔的想象与卓绝的行动,也是中国航空事业的两个显著标志:事实上,从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到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再到随后计划实施发射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
已经达成以及即将达成的这一切,正让我们共同走过波澜壮阔的30年自主创新之路后,终于在2022这一个航天大年,让激荡几代人的中国航天梦,变得触手可及。